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比較嚴重,需要住院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常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導致,由于感染部位深,小兒呼吸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并發喘憋、缺氧以及各種并發癥,因此最好住院,以便控制病情、應對緊急情況、減少并發癥發生。
患者可能在上呼吸道感染幾天后出現毛細支氣管炎,突出癥狀為憋喘,可能伴有干咳、流涕、煩躁不安、喂養困難等癥狀,且體溫以中等發熱或低熱為主。在發病時,患者呼吸頻率增快,每分鐘可達60-80次,嚴重者甚至出現三凹征,即吸氣時鎖骨上窩、胸骨上窩、上腹部出現凹陷,且臉色蒼白、口周發青,或是出現紫紺。若病情更重,可以合并心衰和呼吸衰竭。
在經過積極的住院治療以后,通常7-10天后,毛細支氣管炎患者咳嗽、憋喘等的癥狀會有明顯的緩解,但也有的小兒咳嗽會遷延2-3周。在此期間,患者需要進行隔離,以免發生感染。此外,家長需要注意,如果小兒患了毛細支氣管炎,此后患哮喘的幾率也會增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保證充足睡眠,室內保證良好的溫度、濕度,并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以減少患病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