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氣不足是中醫(yī)術語,可能是營養(yǎng)不良、脾虛、胃下垂等原因導致的,不同的病因調理方法有所不同?;颊呖梢愿鶕€人情況,選擇調整飲食結構、使用藥物、安置胃托等方式調理。
1.營養(yǎng)不良:如果患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主要表現為體重減輕、凹陷性水腫等,還可能會有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等情況。建議患者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多吃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嚴重者可以遵醫(yī)囑服用阿膠口服液、參術健脾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2.脾虛:是指脾的運化功能異常以及出現脾不統(tǒng)血的情況,可能會引起脾氣下陷、中氣不足,患者容易出現水腫、消化不良、神疲倦怠等癥狀?;颊呖梢宰襻t(yī)囑服用健脾益氣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參苓白術丸、人參歸脾丸、人參健脾丸等。
3.胃下垂:如果胃部經常鼓脹不適,可能是中氣不足,且與胃下垂有關,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加上食物的重量,胃部重墜的情況更甚?;颊呖梢宰襻t(yī)囑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等促進消化的藥物,促進胃排空,嚴重者可安置胃托。
此外,患者中氣不足嚴重時,可以去醫(yī)院通過中醫(yī)望、聞、問、切四診的方式檢查,平時配合適當運動,比如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強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