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氣重、肚子脹氣,通常需要進行日常護理來得到改善,也可由專業醫生給予針灸治療、藥物治療、拔罐治療來進行綜合調理,以緩解不適癥狀。
1、日常護理:患者應避免久居寒濕之地,避免過食寒涼、生冷的食物,如冰糕、黃瓜、生魚肉等,可以進食生姜、羊肉、韭菜、山藥、芡實等散寒祛濕、溫中扶陽的食物,有助于祛除體內濕氣。另外,還可通過長跑、爬山、游泳等運動,幫助身體排濕。
2、針灸治療:即利用針刺與艾灸進行治療,需循經辨證取穴,可遵醫囑選擇足三里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脾俞穴、上脘穴、天樞穴等進行針灸治療,其具有健脾祛濕、理氣和胃的作用,可用于緩解濕氣重、腹脹的癥狀。
3、藥物治療:此類患者可遵醫囑應用健脾祛濕的藥物改善不適癥狀,常用的藥物有香砂六君子丸、參苓白術散、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上述藥物具有健脾益氣、化濕和胃的作用,對于排濕有一定調理作用,另外也可應用祛濕的中藥材調理,如黃芪、白術、茯苓、薏苡等。
4、拔罐治療:拔罐是一種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瘀血,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風散寒等作用的中醫療法?;颊呖稍诒巢堪喂?,使肌肉內的濕氣從皮膚排出,也可在神闕穴、中脘穴、豐隆穴、天樞穴等部位拔罐以祛除濕氣,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脹氣的癥狀。
建議存在此類現象的患者,及時到醫院中醫內科就診,完善望、聞、問、切四診后辨證論治,以免用藥不當影響身體健康。用藥期間還應保持飲食清淡,以免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