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體是肝臟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的統稱,尿中有少量酮體屬于正常情況,但如果尿液中存在大量酮體,需警惕機體出現糖尿病等情況。
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而非葡萄糖的分解產物,在健康人體中少量的酮體以β-羥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存在于血液中,當肝臟內酮體產生的速度超過肝外組織利用的速度時,過多的酮體會從尿液排出,因此在測定尿的時候會發現其中有少量酮體,一般屬于正常情況。
若排出的酮體較多濃度在5mmol/L以上,可能是存在糖尿病,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此時應及時前往醫院就醫,并及時進行處理。
臨床上酮體主要用于篩查、檢測和監測1型或2型糖尿病的酮癥酸中毒,若糖尿病患者出現糖尿病性酮尿,一般是酮癥酸中毒的前兆。此外,劇烈運動、饑餓、應激狀態等,也可以引起酮體陽性,需要注意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