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物質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形成的壓力稱為血漿滲透壓。
當不同濃度的溶液被半透膜分隔時,低濃度側溶液中的水分子會在兩側滲透壓差的驅動下,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側的溶液中,這一現(xiàn)象稱為滲透。由于晶體物質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可形成一股壓力,即血漿滲透壓。血漿中晶體溶質數(shù)目遠遠大于膠體數(shù)目,所以血漿滲透壓主要由晶體滲透壓構成,其80%來自Na+和CI-。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由蛋白質分子構成,其中,血漿白蛋白分子量較小,數(shù)目較多,決定血漿膠體滲透壓的大小。
血漿滲透壓約為300mOsm/kgH2O,主要來自溶解于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但蛋白質分子量大,所產生的滲透壓較小,為1.3mOsm/kgH2O,稱為膠體滲透壓。由于血漿蛋白一般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所以血漿膠體滲透壓雖小,但是可以平衡血管內外的水平衡,而血漿和組織液的晶體物質中,絕大部分不易透過細胞膜,所以細胞外液的晶體滲透壓的相對穩(wěn)定,對于保持細胞內外的水平衡極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