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的危害包括產后出血、感染風險增加、惡露不絕、影響二次生育、盆底功能障礙等,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產后出血:產后子宮復舊不良,子宮肌層收縮乏力,不能有效壓迫血管止血,致使血管持續開放,出血量增多。這不僅可能導致產婦出現貧血癥狀,如頭暈、乏力、心慌等,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大出血,危及生命,需要緊急輸血、手術干預等才能控制局面。
2.感染風險增加:子宮復舊不佳,宮腔內胎盤、胎膜殘留組織不能及時排出,為細菌滋生提供了溫床。細菌大量繁殖,易引發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一系列感染性疾病。產婦會出現發熱、腹痛、惡露異味等癥狀,感染若擴散,還可能累及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等,延長產后康復時間,增加醫療成本。
3.惡露不絕:正常情況下,產后惡露會隨著子宮收縮逐漸減少、變清,在特定時間內排凈。但子宮復舊不良時,惡露排出時間延長,量時多時少,顏色異常,可能持續血性惡露或反復出現血性惡露夾雜黏液。長時間惡露不盡,既影響產婦身體恢復,又容易造成心理負擔,焦慮情緒反過來又會影響子宮恢復,形成惡性循環。
4.影響二次生育:子宮作為孕育胎兒的重要器官,若產后復舊過程受阻,子宮內膜修復不良,肌層彈性恢復差,日后再次妊娠時,發生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胎盤異常的風險顯著升高,還可能導致子宮破裂等嚴重并發癥,威脅母嬰生命安全,給二次生育帶來極大困難。
5.盆底功能障礙:子宮長期處于不良復舊狀態,重量增加,對盆底組織持續施壓,加之孕期盆底肌已有所損傷,產后易進一步加劇盆底肌松弛。產婦可能出現尿失禁,咳嗽、大笑時尿液不自主流出;子宮脫垂,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甚至脫出陰道口;還有可能導致直腸脫垂,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產后若發現子宮復舊不良,一定要嚴格遵醫囑用藥,如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抗感染藥物等,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日常護理上,要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坐,堅持做產后盆底康復鍛煉,保持外陰清潔,合理飲食,促進子宮早日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