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的護理診斷包括氣體交換受損、低效性呼吸形態等方面。
呼吸困難是患者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可由肺活量降低、呼吸中樞受損、肺換氣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與多個系統疾病相關。護理診斷是關于個人、家庭或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以及生命過程的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是護士為達到預期結果選擇護理措施的基礎。
出現呼吸困難后,在護理診斷上,一般包括氣體交換受損、低效性呼吸形態、清理呼吸道無效、活動無耐力、語言溝通障礙、營養失調、恐懼等。醫務人員需要根據護理診斷解除患者呼吸道堵塞,清理氣道分泌物,保證呼吸道暢通,及時安撫患者情緒,避免患者情緒恐懼,緩解氣體交換受損等現象。必要時可進行氣道插管或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恢復期間要避免劇烈運動,保持舒緩的情緒,不能精神過度緊張。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該類食物對呼吸道黏膜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可能會加重呼吸困難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