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人體內的一種固有物質,主要由嘌呤代謝產生,濃度處于正常范圍之內,能起到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血尿酸低于180μmol/L,有可能會對機體健康形成一定的危害,比如自由基清掃異常、保護作用受損等。
1、自由基清掃異常:尿酸在體內具有維生素C、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及清除自由基的生理功能,如果尿酸<180μmol/L,部分自由基的清除可能會產生異常;
2、保護作用受損:在黃嘌呤氧化酶體系當中,尿酸具有保護DNA、細胞的作用,當尿酸低于180μmol/L時,可能存在代謝減慢情況,導致保護細胞的功能受損;
3、影響血壓:從進化角度而言,人直立行走以后,需要通過尿酸維持血壓,避免血壓過低,所以尿酸低于180μmol/L,可能會降低血壓;
4、造成老年癡呆:尿酸的抗氧化作用,同樣能夠起到保護細胞免受氧化的作用,因此如果老年人長期出現血尿酸過低時,出現老年癡呆幾率會明顯增高。
臨床表現如果血尿酸長時間<180μmol/L,出現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幾率會高于正常人群。所以,尿酸最好控制在300-360μmol/L,盡量避免血尿酸下降過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