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血瘀通常是指氣血郁滯導致身體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一種癥候表現,患者喝中藥通常需要1~8周能調理好,具體時間需要根據患者的疾病程度進行判斷。
1、1~4周:導致氣滯血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肝臟造血功能差、腎臟功能弱、氣血運行不暢等。如果是輕度的氣滯血瘀,通常會出現顏色指甲較暗、易怒心煩、疲乏無力等癥狀,一般通過中藥調理1~4周癥狀能夠得到改善。
2、4~8周:對于長期氣滯血瘀,已經形成面色暗黑、耳唇焦干,或者是舌面上出現淤血點,并伴隨身體疼痛等癥狀時,一般表示氣滯血瘀的程度比較嚴重,需要4~8周,甚至是更長時間調理,才能夠幫助恢復正常的氣血運行。
氣滯血瘀的患者建議到正規醫院中醫科由專業醫生辯證之后,根據自身情況采取合適的調理方法,同時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能達到顯著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