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距骨骨折后,發生距骨壞死的幾率是45%-75%。由于距骨骨折是引起距骨壞死的主要原因,當患者出現距骨骨折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
距骨是全身骨骼中,唯一沒有肌肉附著的骨骼,當踝關節遭受到嚴重損傷時,可能會使得距骨的血液供應受到破壞,引起缺血性壞死,使距骨塌陷變形,導致踝關節畸形,臨床上的壞死率為45%-75%。如果患者出現了距骨骨折合并脫位,治療不及時,壞死的發生率會增加。所以,出現距骨骨折后,患者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遵醫囑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積極治療。對于骨折后腫脹比較嚴重的患者,需要抬高患肢,有助于靜脈回流,利于消腫。
治療期間,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過早下地活動,會影響骨折愈合,甚至會出現再次錯位。另外,治療期間患者應盡量不用激素類藥物,以免距骨的壞死率增高。如果患者出現了嚴重的距骨壞死,需要進行二次手術或者進行踝關節融合術,使患者踝關節的疼痛癥狀減輕,使踝關節的功能得到一定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