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丹毒的損害可發生在小腿,臨床上可表現為小腿皮膚組織肥厚、發黑,伴有坑狀潰瘍面。
該癥狀由感染丹毒致病菌引起,患者應積極治療丹毒,以緩解皮損。
癥狀丹毒的損害可發生在小腿,臨床上可表現為小腿皮膚組織肥厚、發黑,伴有坑狀潰瘍面以及少量脫屑現象,觸之皮膚較硬。部分痊愈處可留有淡褐色色素沉著斑,呈現一邊消退,一邊發展,連續不斷的現象。
丹毒小腿皮膚發黑爛了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當患者小腿部位皮膚或黏膜存在微小傷口時,易被丹毒致病菌(多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偶為C型或G型鏈球菌)侵入,導致皮膚組織壞死,色素沉著,出現小腿皮膚發黑的癥狀。除此之外,足癬和鼻炎常是引起小腿丹毒的主要誘因,營養不良、酗酒及糖尿病等也可誘發和加重本病。
治療患者應積極治療丹毒,以緩解皮損。應在醫生指導下以系統治療為主,首選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鹽酸克林霉素膠囊或鹽酸去甲萬古霉素。同時可配合局部治療,如用硫酸鎂溶液、呋喃西林乳膏或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冷濕敷,并外用抗生素軟膏,以免感染;亦可采用半導體照射、超短波、紅外線等物理治療,可以起到較好的祛除皮損的效果。
[1]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78-79.
[2]張建中,高興華.皮膚性病學.第1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9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