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腹部疼痛,坐著就沒事的原因較多,常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原因,另一種是病理性原因,如消化道炎癥、消化道潰瘍、消化道腫瘤等。
一、生理性原因:自身的飲食習慣較差,如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以及過多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可能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胃內容物增多,而走路時顛簸,胃內容物對胃壁和賁門造成刺激,就會出現走路時腹部疼痛,坐著不痛的現象。
二、病理性原因:1、消化道炎癥:如胃炎、腸炎等,通常由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炎癥持續、反復對消化道黏膜造成刺激,可使胃腸道黏膜出現充血、水腫現象,影響消化道功能,導致胃內容物增多,在走路時受到顛簸,胃內容物對胃壁和賁門造成刺激,可出現疼痛。若是細菌感染,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若是病毒感染,可以服用利巴韋林片、更昔洛韋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2、消化道潰瘍:消化道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由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可造成消化道黏膜缺損,從而產生消化不良、胃內容物增多的現象,在走路時受到顛簸,胃內容物對胃壁和賁門造成刺激,可出現走路時腹疼的現象。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藥,如奧美拉唑鈉腸溶片、蘭索拉唑腸溶片等,減輕反流刺激潰瘍,并配合胃腸動力藥來增加胃腸道動力,如多潘立酮片等;
3、消化道腫瘤:消化道內存在腫瘤時,腫瘤持續增長可對消化道黏膜造成損傷,從而影響消化道功能,使胃內容物增多,此外,腫瘤本身也會出現破潰現象,在走路的時候受到顛簸,可產生刺激而引起疼痛,還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消瘦、體重減輕等癥狀,患者可通過手術進行治療,術前、術后需配合進行化療、放療等。
除上述疾病以外,患者出現泌尿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時,因為在走路時炎性因子或其他致病因素可對周圍的血管、肌肉、神經造成刺激,產生疼痛感,而患者在坐著時會減輕刺激,從而出現腹部走路時疼痛,坐著沒事的現象,患者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通過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及時進行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