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因食用過冷或過期的食物而導致的腹部疼痛有多種原因,這可能與胃腸功能失調、腸炎、細菌性痢疾和李斯特菌感染等因素有關。特別是,孕婦感染細菌后,可能會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從而增加胎兒在宮內死亡的風險。為了緩解這些癥狀,孕婦可以采取飲食調理或藥物治療,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1、飲食調理:孕婦在進食時應避免攝入生冷食品,如新鮮的海鮮和冷水果等,而應以饅頭、面條、稀飯等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食,同時孕婦在進食時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細嚼慢咽,避免一次性攝入大量食物。
2、藥物治療:當孕婦經歷胃腸道的痙攣性疼痛,并且疼痛難以忍受時,口服雙歧桿菌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可以幫助改善腸道的菌群平衡,從而增強腸道的功能。如果孕婦出現腹痛并伴有細菌感染,如細菌性痢疾或腸炎,并伴有腹瀉、嘔吐等癥狀,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同時使用蒙脫石散止瀉。必要時,需要去醫院檢查電解質和致病菌。如果出現電解質平衡失調,需要及時輸注葡萄糖,為孕婦提供足夠的能量,避免因頻繁的惡心、嘔吐、腹瀉導致尿酮體陽性等情況,并針對致病菌選擇敏感抗生素,例如使用青霉素和頭孢等藥物進行抗感染療法。
如果孕婦出現嚴重的腹痛或伴隨腹瀉的癥狀,建議盡快前往醫院接受相關的醫療檢查,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和大便常規等,以確定腹痛的具體原因、是否有感染或感染的種類,并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地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