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在下午出現浮腫現象,通常見于下肢回流受阻、下肢靜脈曲張、右心衰竭等疾病。水腫的產生主要是血管內進入組織間隙的液體增加或組織間隙的液體進入毛細血管或淋巴管減少。
1、下肢靜脈回流受阻:由于白天久站或久坐,保持一個固定姿勢,使血流滯緩、靜脈回流受阻,導致下肢血流不通而體液積聚,從而出現下肢浮腫的情況。同樣,下肢深靜脈血栓阻塞回流通路,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血管內皮細胞因缺氧而滲透性增加,血管內液體成分滲出到組織間隙,造成肢體腫脹,多見患肢腫脹,呈凹陷性水腫,常伴有疼痛。建議適當調整生活方式,避免久站及久坐,應間隔一段時間后更換姿勢或者是進行活動、按摩等,從而緩解不適;
2、下肢靜脈曲張:靜脈壁軟弱、靜脈瓣膜缺陷及淺靜脈內壓升高,是引起淺靜脈曲張的主要原因。當持續一天的站立工作、體力勞動強度高、久坐等容易出現下肢靜脈曲張狀態,使瓣膜承受過度的壓力,逐漸松弛而不能緊密關閉。由于下肢承受的靜脈壓愈高,因此曲張靜脈在小腿部遠比大腿部明顯。雙腿靜脈回流會受到阻礙,讓大量血液淤積在雙小腿部位,從而誘發腳部浮腫。通常可以通過穿戴彈力襪進行緩解,必要時需進行手術治療,以改善臨床不適;
3、右心衰竭:右心衰竭與心肌病變、心臟負荷過度等因素有關,可導致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血流量減少,繼發性醛固酮增多而引起鈉水潴留以及靜脈淤血。毛細血管內靜水壓增高,組織液回吸收減少從而導致水腫,可走動的患者首先表現為下午踝部水腫,經過夜間休息,水腫在清晨可消失,并且水腫常為對稱性和可壓陷性?;颊呖勺襻t囑使用利尿劑進行治療,如氫氯噻嗪片,螺內酯片等。
此外,雙腳在下午出現浮腫還可能與腎病綜合征有關,常表現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高脂血癥及低蛋白血癥等典型癥狀,低白蛋白血癥使血管內液體在組織間隙積聚,是造成水腫的基本原因。建議水腫嚴重者遵醫囑利尿消腫,并注意臥床休息,以促進病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