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晚上11點之后不能進行艾灸。
艾灸是以艾絨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后熏熨或溫灼體表腧穴的灸法,具有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等功效,可以輔助改善各種關節炎、胃痛、痛經、腹瀉、哮喘等不良病癥。
中醫認為,人體的陽氣在白天活躍,而在夜晚則逐漸收斂,進入養陰的狀態。晚上11點之后,特別是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陽氣由動轉靜,開始入陰的時候。如果此時進行艾灸,可能會打亂人體的陰陽平衡,導致陽氣無法順利入陰,可能會引發煩躁、失眠等癥狀。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是一種溫熱療法,通過刺激人體的穴位,可以達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的作用,如果晚上艾灸時間過晚,可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休息和睡眠,進而對身體的恢復和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建議患者根據實際情況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艾灸的時間,以免對機體造成刺激,影響機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