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脫礦一般是由于飲食因素、口腔衛生不良、正畸治療、磨牙癥、胃酸反流導致的,建議及時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完善相關檢查,再進行針對性治療。
1、飲食因素:
頻繁攝入高糖食物和飲料,細菌分解糖產生酸性物質,破壞牙齒的礦物質結構,酸性食物和飲料,如碳酸飲料、果汁等,直接接觸牙齒,可使牙齒表面的礦物質溶解。建議控制高糖食物和飲料的攝入,減少糖分的來源,從而降低細菌產酸的可能性,減少酸性食物和飲料的食用頻率,若食用后及時用清水漱口,減少酸性物質在牙齒表面的停留時間。
2、口腔衛生不良:
未能有效清潔牙齒,導致牙菌斑堆積。牙菌斑中的細菌會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表面的礦物質,引發脫礦。建議每天使用牙線清理牙縫,去除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定期到口腔醫院進行潔牙,徹底清除牙結石和牙菌斑。潔牙,一般參考價格為200-500元/顆,一般1-2天可見一定改善,能維持2-3個月。
3、正畸治療:
佩戴正畸矯治器期間,牙齒清潔難度增加,容易殘留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導致牙齒脫礦。建議進行樹脂滲透治療,主要是將低粘性的樹脂滲透到脫礦區域,阻止脫礦進展。樹脂滲透治療,一般參考價格為800-1500元/顆,一般1-2周可見一定改善,可能需要做1-2次,通常能維持3-5年,可能會有樹脂滲透不完全、牙齒變色等風險。
4、磨牙癥:
長期磨牙會使牙齒表面受到過度磨損,損傷牙釉質,導致牙齒脫礦。建議進行磨牙調整,此方法是對牙齒表面進行適量磨除,減少牙齒的厚度和凸度。磨牙調整,一般參考價格為500-1500元/次,一般1-2周可見一定改善,一般需要做1次,能維持3-5年,風險包括牙齒損傷、牙髓炎癥等。
5、胃酸反流:
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統疾病,胃酸反流至口腔,酸性的胃液接觸牙齒,造成牙齒脫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鹽酸雷尼替丁膠囊、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不少于2分鐘,選擇軟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或水平顫動拂刷法,確保刷到牙齒的內、外、咬合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