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之后有血性分泌物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不足、排卵期出血、子宮內膜炎等原因引起的,具體分析如下:
1、雌激素分泌不足:當性激素不足的時候,子宮內膜沒有辦法盡快修復,所以會在月經之后出現血性的分泌物,但是只是單純地有血性分泌物,不會伴有腹部的疼痛等不適。
2、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也會出現月經之后有血性分泌物,通常是在兩次月經的中間(即排卵期)發生,一般發生在下次月經前的2周左右。出血時間短,通常持續1~3天,出血量少不會超過月經量。主要是因為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維持子宮內膜的正常生長而發生內膜出血。
3、子宮內膜炎:因為子宮內膜出現了炎癥性的反應,導致子宮內容出現不規則的脫落,就會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出現月經過后有血性分泌物的情況,可能還會伴有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若是陰道出血持續半個月以上,就需要進行診斷性刮宮來確診是否存在內膜的病變和子宮內膜的炎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