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通常發(fā)生于坐骨神經支配的部位,如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后外側等,一般可以按摩患側穴位緩解疼痛,比如環(huán)跳穴、殷門穴、承山穴、阿是穴等,但是不存在“止痛最快”的說法。
1、環(huán)跳穴:環(huán)跳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經穴,位置在臀部,股骨大轉子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處,有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等功效。如果坐骨神經痛發(fā)生在臀部,可以按環(huán)跳穴。
2、殷門穴:如果坐骨神經痛發(fā)生在大腿后部,可以按殷門穴。殷門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大腿后面,承扶穴與委中穴的連線上,承扶穴下6寸,按摩該穴位可以緩解腰腿痛。
3、承山穴:如果坐骨神經痛發(fā)生在小腿后外側,可以按承山穴。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的尖角凹陷處即是承山穴,按摩該穴位可以緩解腰背痛、腰腿痛等。
4、阿是穴:如果找不到以上穴位,還可以按摩阿是穴。阿是穴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是以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反應點作為穴位的一類腧穴,患者可以按摩酸、麻、脹、痛等感覺明顯的地方,從而緩解疼痛。
坐骨神經痛常見于腰椎間盤突出癥,還可能與創(chuàng)傷、梨狀肌綜合征等因素有關,按摩穴位可能無法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建議患者前往醫(yī)院通過梨狀肌試驗、直腿抬高試驗、X線檢查、CT檢查、核心穿刺活檢等方式明確病因,并及時治療。疼痛嚴重時患者可以遵醫(yī)囑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