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聲音很大可能是由生理因素或病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因素有環境因素、精神壓力、耳道異物等;病理因素有耳朵血管痙攣、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結合具體病因對癥治療。
一、生理因素
1.環境因素:如果長時間生活在環境嘈雜的環境中,可能導致聽覺神經受損而產生耳鳴。建議患者改變生活環境,遠離噪音較多的地方,減少噪音對聽覺神經的影響。也可在醫生建議下服用營養神經的藥物,例如甲鈷胺膠囊、銀杏葉片等。
2.精神壓力:如果是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精神壓力大的狀態,可能會引起神經性耳鳴。建議患者放松精神,避免給自己太大壓力,也可遵醫囑服用維生素B12片調理神經。
3.耳道異物:如果是耳朵內存在異物或者是耳道內的耵聹較多,可能導致耳道堵塞產生耳鳴,一般伴有明顯的悶脹感。建議患者到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讓醫生將耵聹或異物取出來,耳鳴的癥狀一般可以消失。
二、病理因素
1.耳朵血管痙攣:耳朵血管痙攣一般是由血管堵塞引起,導致引起耳鳴,嚴重時還會影響聽力發展成耳聾。通??稍卺t生指導下采取改善內耳血液循環類的藥物治療,比如銀杏葉滴丸、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該疾病多是細菌感染引起,常因急性中耳炎未及時治療發展而來。主要癥狀為耳內長期間斷或持續性流膿、聽力下降、鼓膜穿孔、耳鳴,嚴重者可導致耳源性顱內、外并發癥。如果在急性發作期,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例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利福平滴耳液等;患者流膿停止耳朵干燥后,鼓膜小的穿孔可自愈,穿孔不愈應及時進行鼓室成形術,治愈中耳慢性病變以保留或改善聽力;若上鼓室和乳突無不可逆性炎性病變,可采取鼓膜修補術。
除此之外,還有較小可能性是顱內或中耳腫瘤性疾病導致的,需要根據醫生建議進一步完善檢查。建議患者發現耳鳴聲音大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做耳內鏡檢查判斷外耳道和鼓膜的情況,做聽力檢測判斷有無聽力下降,排查具體病因,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