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通常沒有頸椎牽引的風險排查方法這種說法,但頸椎牽引時需注意牽引力方向檢查、牽引重量調節及牽引時間控制,可有效降低牽引風險。此外,頸椎牽引雖然可用于治療頸椎間盤突出、頸椎肌肉勞損和生理曲度改變,但單純的頸椎牽引并不一定能將疾病完全治愈。
1、牽引力方向檢查:在進行頸椎牽引時,需注意根據病變部位調整牽引力方向,有助于降低頸椎牽引風險,還可提高療效。一般頸椎病變位置位于上段時,牽引力需垂直頸椎方向,如果病變位置偏下,要注意適當選擇頸椎前屈的位置進行牽引;
2、牽引重量調節:在進行頸椎牽引時,需根據患者體重調節頸椎牽引力量,如果患者體型偏重,頸椎比較粗大時,牽引力可適當增加。但是如果患者體格瘦小,要注意減少牽引力,以免引起頸椎損傷或達不到牽引效果;
3、牽引時間控制:每次頸椎牽引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5-20分鐘,若牽引時間過短,則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如果牽引時間過長,容易導致頸椎穩定性下降及周圍肌肉拉傷。如果牽引持續2周后,患者的癥狀還沒有明顯改善,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另外,患者在頸椎牽引結束后,需注意適當臥床休息,不要過早活動頸椎,以免出現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