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足三陰經的走向是從足走向胸腹,分布在下肢的內側,從前向后依次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足三陰位置圖
具體位置足三陰經可以分為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起于足大趾末端,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經過大趾本節后的第1跖趾關節后面,上行至內踝前,再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后,交出足厥陰經的前面,經膝、股部內側前緣,進入腹部。足少陰腎經起于足小趾,斜行于足心,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后,進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內側,出腘窩的內側,向上行于股內后緣,通向脊柱。足厥陰肝經起于足大趾爪甲后叢毛處,向上沿足背至內踝前1寸處,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后,上行過膝內側。
功效作用足太陰脾經可以用于治療脾經在體表循行的區域的疾病,比如循行區域出現的肢體和關節的疼痛等。足少陰腎經具有調節生長發育和利水排水的功效。足厥陰肝經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以調理肝臟、改善下肢不適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