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電圖不扎針與扎針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操作方式、觀察指標、神經肌肉疾病中的應用等方面。
1、操作方式:不扎針即是表面肌電圖,主要是通過在皮膚表面貼電極片的方式,獲得神經肌肉電活動的信息,檢查時沒有疼痛。扎針是即是針極肌電圖,主要是通過將針扎入肌肉層的方式,獲得神經肌肉電活動的信息,檢查時存在一定疼痛。
2、觀察指標:不扎針即表面肌電圖,主要的觀察指標是積分肌電值 (IEMG)、均方根值 (RMS)、平均肌電圖 (AEMG)、中位頻率 (MF) 及平均功率頻率 (MPF)。扎針即針極肌電圖,主要的觀察指標是插入電位、靜息電位、運動單位電位 (MUP) 及募集電位。
3、神經肌肉疾病中的應用:不扎針即表面肌電圖,主要用于腦卒中后偏癱、神經根病、周圍性面癱等。扎針即針極肌電圖,主要用于運動神經元病、多發性肌炎、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凝血障礙的患者或近期使用抗凝藥物的患者,一般不做針極肌電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