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陰色素沉著性病變處理不必去除所有外陰色素沉著性病變,尤其是良性痣,但臨床懷疑有惡變或惡性腫瘤存在時活檢是有必要的。所有先天性痣、交界性痣及不典型增生痣應該切除。直徑>5mm,邊界不規則、不清晰,帶有斑點樣的色素沉著的病變應考慮切除。另外,色素沉著病變增大、色素加深、產生刺激癥狀或出現潰瘍出血者應切除。有家族史或黑色素瘤史和(或)其他類似病史的不典型痣應在皮膚癌專家的嚴密監護之下隨訪。
2.手術治療
(1)手術方式:外陰黑色素瘤的處理是一種平衡,既達到局部疾病控制又減少治愈率,并不是手術范圍越大越好。傳統的治療外陰黑色素瘤的標準方法與外陰鱗癌的治療類似,即實施外陰根治性手術加雙側腹股溝淋巴結和盆淋巴切除術。隨著外陰鱗癌治療傾向于個體化和手術范圍的縮小及其他部位皮膚黑色素瘤的治療變的更加保守,外陰黑色素瘤的手術治療觀念也發生了變化。1987年Davidson等報道32例外陰黑色素瘤和陰道黑色素瘤患者,無論是采取根治性手術或單純的外陰切除術或單純局部切除術或是否輔助于放射治療,其治療效果都沒有顯示出差異。作者采用的根治性手術包括單純根治性外陰切除術、根治性外陰切除術加腹股溝淋巴結切除術或前盆腔除臟術。因此作者建議采取局部切除術,若腹股溝淋巴結有轉移的臨床證據,則加上腹股溝淋巴結的切除。對于外陰的巨塊病灶或廣泛局部復發者應考慮行根治性手術。隨后又有多個中心臨床研究也沒有證實廣泛性手術優于切緣2cm的局部切除術。Verschraegen和他的同事在2001年總結了他們在1970~1997年收治的51例外陰黑色素瘤的治療情況,結果發現手術技術本身并沒有改變患者的預后。
(2)手術切緣:手術切緣是否徹底與疾病的復發和患者的預后有著顯著的關系。Rose等發現6例行保守性手術治療,切緣2cm的患者僅1例復發。Trimble和他的同事總結了80例外陰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療效果發現,與不完全根治手術相比根治性手術似乎并不能提高患者的預后,建議對于ChungⅡ級浸潤深度≤1mm的薄病變行切緣1~2cm局部根治性切除,ChungⅢ級和Ⅳ級的厚病變切緣要求 3cm,chungⅠ級行單純切除和密切隨訪即可。為預防復發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