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顱內腦脊液容量增加,就稱為腦積水。除神經體征外,常有精神衰退或癡呆。 腦積水是因顱內疾病引起的腦脊液分泌過多或(和)循環、吸收障礙而致顱內腦脊液存量增加,腦室擴大的一種頑癥,屬中醫“解顱”的范疇。臨床小兒多見頭顱增大、囟門擴大、緊張飽滿、顱縫開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嘔吐、抽搐、語言及運動障礙,智力低下;成人多見間斷性頭痛、頭脹、頭沉、頭暈、耳鳴耳堵、視力下降、四肢無力等。指導意見:非手術治療 適用于早期或病情較輕,發展緩慢者,其方法:(1)應用利尿劑或脫水劑,如乙酰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2)經前囪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手術療法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超過1cm者,可采取手術治療,手術可分為以下幾種:1.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脈絡叢切除術后灼燒術,現已少用。2.解除腦室梗阻病因手術:如大腦導水管形成術或擴張術,正中孔切開術及顱內占位病變摘除術等。3.腦脊液分流術:手術目的是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解除腦脊液的積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腦積水。常用的分流術有側腦室-小腦延髓池分流術,第三腦室造瘺術,側腦室-腹腔、上矢狀竇、心房、頸外靜脈等分流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