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和過敏的嚴重程度不能簡單比較,二者都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食物過敏是機體對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的異常免疫反應,通常起病迅速且癥狀明顯。比如對海鮮過敏者,食用后可能很快出現皮膚瘙癢、紅斑、風團,嚴重的還會有呼吸困難、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等癥狀,這些情況可能危及生命。而食物不耐受是一種復雜的非免疫反應,與人體缺乏特定的消化酶或對某些食物成分敏感有關。例如乳糖不耐受者,攝入乳制品后可能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雖然一般不會像過敏那樣迅速危及生命,但長期的不適會影響營養吸收,導致營養不良等問題,而且嚴重的胃腸道癥狀也會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引起一些繼發性的健康問題,比如腸道菌群失調。
日常生活中對于食物過敏者,要嚴格規避已知的過敏食物,在外就餐時要仔細詢問菜品成分。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如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針對嚴重過敏者)和抗組胺藥等。對于食物不耐受者,如果是乳糖不耐受,可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的奶制品,或者在食用乳制品時配合乳糖酶制劑。記錄飲食和身體反應情況,有助于更好地調整飲食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