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一般指缺鐵性貧血。一般情況下,孕婦在妊娠期24周-30周查缺鐵性貧血。
鐵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以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孕婦在妊娠期24周-30周,胎兒的生長發育速度較快,對鐵元素的需求量較大,如果孕婦沒有及時補充鐵元素,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鐵元素缺乏,從而引起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妊娠期較常見的貧血,主要是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漿增加多于紅細胞增加,血液呈稀釋狀態,使紅細胞數相對減少。孕婦可能會出現皮膚蒼白、頭暈、乏力、心慌等癥狀,還可能會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情況。如果孕婦出現了缺鐵性貧血的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硫酸亞鐵片、右旋糖酐鐵分散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癥狀。
在日常生活中,孕婦可以適當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比如豬肝、豬血、鴨血等,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同時,孕婦還要注意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影響身體的恢復。如果孕婦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