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耳朵邊白色的癬不一定為皮癬,可能是慢性濕疹、體癬、銀屑病導致,表現為耳朵邊有少許白色鱗屑,多伴有瘙癢感,需針對病因治療。
癥狀耳朵邊白色的癬可能是慢性濕疹、體癬、銀屑病導致,具體癥狀表現不同。
慢性濕疹表現為患部皮膚浸潤性暗紅斑上有丘疹、抓痕及白色鱗屑,局部皮膚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自覺亦有明顯瘙癢,常呈陣發(fā)性。病情時輕時重,延續(xù)數個月或更久。
耳朵邊慢性濕疹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xù)查看?
查看
體癬體癬可發(fā)生于耳部,皮損初為紅色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繼而形成表面有白色鱗屑的紅色斑片,邊界清楚,邊緣不斷向外擴展,中央趨于消退,形成邊界清楚的環(huán)狀或多環(huán)狀,且邊緣常有丘疹、丘皰疹和水皰,中央可有色素沉著,自覺瘙癢,可因長期搔抓刺激引起局部濕疹樣或苔蘚樣改變。
耳朵邊體癬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xù)查看?
查看
銀屑病皮損初期會出現紅色丘疹和斑丘疹,隨后逐漸擴大為紅色的斑塊,呈多種形態(tài),上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的鱗屑,刮去銀白色鱗屑可見淡紅色發(fā)光半透明薄膜,剝去薄膜可見點狀出血,或者出現邊界清楚的暗紅色斑塊。
耳朵邊銀屑病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xù)查看?
查看
病因耳朵邊白色的癬可能是慢性濕疹、體癬、銀屑病導致,慢性濕疹由急性濕疹及亞急性濕疹遷延而來,也可由于內外因素刺激輕微、持續(xù)而一開始就表現為慢性化。體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疣狀毛癬菌、犬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本病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也可通過自身的手、足、甲癬等感染蔓延而引起。銀屑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huán)境、免疫因素等相關,其中環(huán)境因素是誘發(fā)和加重銀屑病的重要原因。
治療耳朵邊長白色的癬需明確病因,并針對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具體如下:
慢性濕疹耳朵邊慢性濕疹可以口服抗組胺藥物、鈣劑、維生素C片進行系統(tǒng)治療,同時可外用糖皮質激素制劑進行局部治療,常用藥物有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氫化可的松乳膏等。
體癬體癬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可以局部使用鹽酸特比萘芬凝膠、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治療,也可在外用藥基礎上聯(lián)合口服伊曲康唑膠囊或鹽酸特比萘芬片等藥物,來增加療效。
銀屑病銀屑病可以外用維A酸類藥物、卡泊三醇軟膏、他卡西醇軟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藥物治療,也可選用水楊酸軟膏等各種角質促成劑治療。還可以使用光化學療法、UVB光療、浴療等物理療法治療。
[1]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86,108,133.
[2]樸永君.皮膚性病學?高級醫(yī)師進階.第1版[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6.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