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
老年男性不慎摔倒,右側髖部、右下肢著力,當即感到疼痛,不能活動。急診觀察老人呈痛苦貌,自訴右側髖部疼痛明顯。查體可見右髖部及右下肢有散在的皮擦傷,右下肢內收、內旋畸形,雙下肢不等長,右下肢明顯短縮。行骨盆正位及閉孔斜位、髖關節前后位X線檢查,結果顯示右側股骨頭骨折伴右側髖關節后脫位。急診在腰麻下行髖關節后脫位手法復位術,待病情穩定后選擇后外側入路螺釘內固定手術進行治療,術后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基本信息】性別:男,年齡:61
【疾病類型】股骨頭骨折
【就診醫院】海城正骨醫院
【就診時間】2020-03-24
【治療方案】急診在腰麻下行髖關節后脫位手法復位術,待病情穩定后選擇后外側入路螺釘內固定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33天,手術后1個月、3個月、半年分別前往骨科門診復診
【治療效果】手術治療效果較好,術后未出現傷口感染現象。后期門診復診X線檢查顯示骨折端達到骨性愈合
一、初次面診
老年男性在地里干農活過程中不慎摔倒,右側髖部、右下肢撞擊到身旁的鐵器上,當即感覺到強烈的疼痛感,無法動彈。被鄰居發現后立即通知家屬,將患者送往醫院就診。急診觀察老人呈痛苦貌,自訴右側髖部疼痛明顯。查體可見右髖部及右下肢有散在的皮擦傷,右下肢內收、內旋畸形,雙下肢不等長,右下肢明顯短縮。行骨盆正位及閉孔斜位、髖關節前后位X線檢查,結果顯示存在右側股骨頭骨折伴右側髖關節后脫位。
二、治療經過
股骨頭骨折在臨床上需要與股骨頸骨折進行鑒別診斷。股骨頸骨折患者多見于中老年人,多有明確的外傷史,發生骨折后出現髖部強烈的疼痛感,伴有髖關節和下肢明顯運動功能障礙,查體時可見患肢出現外展、外旋畸形,有明顯的壓痛和叩擊痛。而股骨頭骨折患者多表現為內收、內旋畸形,患肢短縮,雙下肢不等長,往往同時伴有髖關節損傷和脫位的情況出現。給予患者行骨盆正位、閉孔斜位以及行髖關節正前位X線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行髖關節CT三維重建能夠為下一步手術治療提供依據。明確診斷后,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通過詢問病史了解到患者既往身強體壯,無明顯基礎性疾病,家屬也積極要求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給予患者在腰麻下行髖關節后脫位手法復位術,復位成功后持續骨牽引,待生命體征穩定之后選擇行后外側入路螺釘內固定手術方式來進行治療。手術后給予患者留置引流管,同時持續進行皮膚牽引3周時間?;颊呤中g過程較為順利,術中出血較少,術后抬高患側肢體,并且積極預防可能出現的各種合并癥、并發癥。
三、治療效果
患者手術后注意觀察術區皮膚顏色、溫度基本正常,術后按時換藥,促進傷口愈合。2周后觀察手術切口周圍皮膚無明顯紅腫、膿性分泌物,順利拆除手術縫線,未見有明顯感染或瘢痕組織形成。康復出院后1個月在家屬陪同下來我院門診復診,復查骨盆X線結果顯示骨折端恢復情況理想,囑患者開始拄拐下地活動。出院后3個月患者再次來醫院門診復診,復查X線以及髖關節CT顯示骨折端已達到骨性愈合標準。
四、注意事項
患者在手術后往往還需要接受皮膚牽引一段時間,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被牽引部位皮膚顏色、溫度是否正常。同時,作為家屬要給予患者進行被動按摩,目的是預防發生肌肉萎縮、關節強直等并發癥,患者也要堅持進行主動功能鍛煉。出院以后還要定期在家屬陪同下前往醫院就診,復查骨盆正位、閉孔斜位X線判斷骨折端恢復情況,同時請有經驗的康復師指導進行康復功能鍛煉。鍛煉過程中家屬要做好陪護工作,避免發生跌倒、墜床等意外傷害。
五、個人感悟
臨床上股骨頭骨折往往是由于受到較為強烈的間接暴力所致,可以單獨發生,但往往合并有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可以為前脫位或后脫位,前脫位多數合并股骨頭上方骨折,而后脫位可并發股骨頭下方骨折,患者多表現為患側髖部疼痛、腫脹明顯,患肢出現明顯的內旋、內收,肢體短縮等表現。若合并有髖關節脫位則建議先進行手法復位,待病情穩定后采取手術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