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胎兒橫位相對常見,一般不屬于異常情況,但隨著孕期進展,胎兒通常會自行轉為頭位或臀位,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在孕中期,子宮內空間相對較大,胎兒較小,羊水較多,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較為自由,所以胎位容易發生變化,橫位也就較為常見。此時胎兒橫位并不意味著存在畸形或其他嚴重問題。例如,很多孕婦在孕20-24周進行超聲檢查時發現胎兒橫位,但在后續的檢查中,隨著胎兒不斷生長發育,其在子宮內會不斷調整姿勢,可能會自行轉為頭位或臀位。然而,如果到了孕晚期,特別是孕32周后胎兒仍然橫位,就需要引起重視。因為孕晚期子宮內空間逐漸變小,胎兒活動受限,胎位相對固定,如果持續橫位,可能會增加難產的風險,如胎膜早破、臍帶脫垂、子宮破裂等。這是因為橫位時胎兒先露部不能緊貼宮頸內口,容易導致胎膜受力不均而早破,臍帶也可能隨著羊水流出而脫垂,危及胎兒生命;分娩時若強行順產,子宮收縮力可能導致子宮破裂。所以在孕中期發現胎兒橫位,孕婦不必過于擔心,但仍需按照醫生要求定期進行產檢,觀察胎位變化情況。
在日常護理方面,孕中期孕婦可適當進行一些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等,這些運動有助于胎兒在子宮內活動,增加胎兒自行轉正胎位的機會,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休息時可采取側臥位,一般建議左側臥位,能增加子宮胎盤的血流量,有利于胎兒生長發育,同時也可能對胎兒胎位調整有一定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