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外側邊緣疼有可能是痛風,可通過血清尿酸測定等明確診斷,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腳外側邊緣疼。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障礙導致的代謝性疾病,在關節部位會出現比較急驟的紅、腫、熱、痛等情況。
患者如果吃了海鮮、動物內臟、飲酒、碳酸飲料、牛羊肉等高嘌呤飲食后,突然出現了關節部位的紅、腫、熱、痛,考慮是痛風的可能較大。大腳趾關節是痛風最典型的發作部位,踝關節、足背等也是痛風的好發部位。痛風引起的腳外側邊緣疼,起病比較急驟,夜間易犯,疼痛程度難以忍受,受累的關節可迅速出現活動受限的癥狀。但腳外側邊緣疼也并不是痛風的特異性癥狀,還可能是穿鞋較緊、長時間行走、局部外傷,或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肌腱炎、筋膜炎等原因所導致,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如X線片、CT等,以明確具體病因,進行鑒別診斷,給予對因治療來改善癥狀,避免延誤病情。
如懷疑是痛風,應及時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檢查、關節超聲、血清尿酸測定等,判斷局部疼痛的部位,是否有尿酸結晶、痛風石。若診斷為痛風后需要限制酒精,以及避免高糖、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多飲水增加尿酸排泄,必要時可使用降尿酸的藥物,如別嘌醇、非布司他等,避免痛風的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