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情況,小孩可以在2歲以后打蟲,因為此時小孩的消化系統(tǒng)通常已經發(fā)育較完善,服用打蟲藥物后可以被腸道進行有效吸收,使藥物發(fā)揮療效,也不會給腸道造成較大負擔。但需注意并不是所有小孩均需要服用打蟲藥,若不存在寄生蟲一般無需服用。但若小孩經常出現腹痛、肛周瘙癢等情況,或在糞便中發(fā)現蟲卵或幼蟲,則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打蟲藥物。
大部分小孩在2歲以后乳牙已經萌出,可以開始自己獨立進食。如果小孩的手衛(wèi)生情況較差,如不能做到飯前、便后洗手等,或進食不干凈的瓜果、蔬菜等,就會增加感染寄生蟲的幾率。如果孩子總是出現用手搔抓肛門部位,出現情緒不佳、容易煩躁,或腹部經常出現疼痛,以及不明原因的偏食、挑食、食欲不振、消瘦等癥狀時,則懷疑小孩體內存在寄生蟲,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驅蟲藥物進行治療。
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在小孩沒有任何癥狀的情況下給孩子服用打蟲藥物,也不要在小孩2歲以前就開始服用打蟲藥物。部分家長認為服用打蟲藥物有利無害,作為預防感染寄生蟲的方法給正常小孩服用,或主觀認為小孩體內有寄生蟲需要打蟲。盲目服用藥物可能會損傷肝腎功能,也可能使小孩對寄生蟲的抗藥性增加,導致以后打蟲的難度增加。此外如果體內有寄生蟲,亂服藥還可能會導致寄生蟲在體內不規(guī)律游動,造成膽道蛔蟲或是腸梗阻,使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