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凝血酶原臨床意義通常是輔助了解肝臟惡性病變的情況。
由于受到缺乏維生素K的影響,肝細胞無法合成正常的依賴維生素K的凝血因子,進而產生無凝血功能的異常凝血酶原。在臨床上,異常凝血酶原常用于輔助評估肝臟惡性病變的情況。比如,在肝細胞性肝癌的影響下,凝血酶原前體合成異常,導致凝血酶原前體羧化不足,進而產生大量異常凝血酶,導致該指標數值顯著升高。此外,如果患者體內其他部位存在惡性腫瘤,其細胞可能隨著血液、淋巴液而播散全身,向周圍及遠處轉移,繼而浸潤肝臟,引起繼發性肝癌,導致異常凝血酶原略有升高。

馬瑞 主治醫師內科
三級甲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任何醫療行為請遵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