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溶栓治療是指通過靜脈血管注射溶栓藥物把血管內堵塞的血栓溶解掉,從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恢復血流,挽救尚未死亡的細胞。靜脈溶栓是臨床上恢復血管再通的主要措施,常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的腦血流恢復治療。
臨床上靜脈溶栓常用的藥物有阿替普酶(rt-PA)和尿激酶。以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為例,靜脈溶栓治療可恢復血流、改善腦循環,越早溶栓,獲益越大,風險越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都適合靜脈溶栓治療,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卒中有適應證和禁忌證,治療時間窗為4.5小時以內,超過這個時間不適合進行溶栓,急性顱內出血、既往有顱內出血、嚴重未控制的高血壓及嚴重低血糖等是靜脈溶栓的禁忌證。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的時間窗為4.5小時內,晚治療就會有更多的腦細胞死亡,所以一旦發現身邊人有中風跡象,如口角歪斜、面癱、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等,需要及時撥打120電話去就近的能夠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高級卒中中心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血管再通率為30%-40%,癥狀可明顯改善。當然,靜脈溶栓治療也有一定風險,最常見的為出血,如腦出血和全身多部位出血,嚴重者可導致死亡,但這種出血發生的幾率低,靜脈溶栓治療比不溶栓治療獲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