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需要根據是否采取積極的治療進行分析和判斷,一般3年生存率為91%,通過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達50%,只要進行積極的治療,一般情況下都能延長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質量。
慢性白血病可能與遺傳、電離輻射、接觸苯等有機溶劑有一定的關系,其進展相對較緩慢,如果采取積極、正規的治療措施,通常能夠控制病情。如遵醫囑靜脈輸注人免疫球蛋白,對于嚴重貧血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輸注血小板,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若存在嚴重的脾臟腫大情況,需進行放療。在經過積極治療后,如果控制了疾病的進展,此時的3年生存率為91%,甚至更高。
此外,慢性白血病患者可遵醫囑應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以及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尼洛替尼膠囊、伊布替尼膠囊等。經過上述治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可延長生存期,5年生存率可達50%。且經醫生評估后移植風險較低的患者,可采取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并配合放化療,部分患者可長期帶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