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時不能吃海鮮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組胺刺激、異種蛋白引發免疫反應、高滲透性損害胃腸道、交叉反應擴大過敏范圍、加重炎癥等,都可能讓過敏癥狀雪上加霜。建議及時就醫診治,謹遵醫囑。
1、組胺刺激:海鮮中含有較多的組胺,尤其是不新鮮的海鮮組胺含量更高。當人體過敏時,本身免疫系統處于敏感狀態,組胺會刺激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加重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癥狀,使過敏情況惡化。
2、異種蛋白:海鮮是一種異種蛋白,對于過敏體質者,這種異種蛋白進入人體后,免疫系統會將其識別為外來的有害物質,從而啟動免疫反應。在已經過敏的情況下,攝入海鮮會進一步擾亂免疫系統,引發更強烈的免疫應答,如導致皮膚紅腫加劇、胃腸道不適加重等。
3、高滲透性:海鮮類食物多具有較高的滲透性,在過敏期間,人體的胃腸道黏膜可能處于相對脆弱和敏感的狀態。食用海鮮可能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胃腸道過敏癥狀加重,如腹痛、腹瀉、嘔吐等。
4、交叉反應:海鮮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與其他過敏原存在交叉反應。例如,蝦中的原肌球蛋白與塵螨中的某些蛋白結構相似。過敏時吃海鮮,可能引發對其他類似過敏原的連鎖反應,擴大過敏范圍。
5、加重炎癥:過敏本身就是一種炎癥反應,海鮮中的一些物質可能會促進體內炎癥因子的釋放,使得過敏引發的炎癥進一步加重,延長過敏的病程,增加恢復的難度。
因此,在過敏期間,為了更快恢復健康,避免食用海鮮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遵循醫囑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