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鎖骨下靜脈穿刺適用于需持續(xù)補液的病人,必要時也可用于采血化驗、插管加壓輸液或中心靜脈壓測定。
鎖骨下靜脈穿刺的步驟主要包括選擇部位、確定體位、進針穿刺。
操作方法鎖骨下靜脈穿刺的步驟主要包括選擇部位、確定體位、進針穿刺。
選擇部位鎖骨下靜脈是腋靜脈的延續(xù),由第1肋骨外緣行至胸鎖關節(jié)的后方。穿刺時一般選擇右側,因為左側有胸導管,且右側鎖骨下靜脈較直,易于插管。穿刺點選在胸鎖乳突肌鎖骨頭的外側緣與鎖骨上緣相交角處,方向對準鎖骨下靜脈和頸內靜脈匯合點處進針。
確定體位一般情況較好的病人取仰臥位,肩部墊枕,頭后仰15°,并偏向對側。穿刺側肩部略上提外展,鎖骨突出并使鎖骨與第1肋骨之間的間隙擴大,靜脈充盈,有利于穿刺。大出血、休克病人應采用頭低腳高位,心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半臥位。
進針穿刺確定進針部位,針尖應指向胸鎖關節(jié)處,與皮膚呈30°-40°,穿經皮膚、淺筋膜即達鎖骨下靜脈,由于靜脈壁是擴張的,故易于穿入。且需要邊進針邊抽吸,見回血后再刺入少許即可,固定,完成操作后,拔針,按壓。
鎖骨下靜脈進針穿刺解剖圖
適應證鎖骨下靜脈穿刺的適應證主要如下:
缺乏外周靜脈通道或條件不好。
需要反復輸入刺激性藥物、高滲或黏稠的液體、血液制品等。
需要使用壓力泵或加壓輸液(如輸液泵)。
需要反復、長期輸液治療。
需每日多次采集血樣。
需連續(xù)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各種緊急搶救,以及各類大而復雜的手術。
放置起搏導管、電極導管、漂浮導管等。
[1]魏啟玉,陳向陽.護理專門人才培養(yǎng)特色教材護理解剖學第2版[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6.08.311-312.
[2]張華.現(xiàn)代介入診斷與治療學[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04.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