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補心血的八種中藥有當歸、龍眼肉、柏子仁、酸棗仁、大棗、阿膠、人參、白術。具體分析如下:
1.當歸: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一般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血虛等病癥。
2.龍眼肉: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一般用于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病癥。
3.柏子仁:柏子仁味甘,性平,歸心、腎、大腸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療心悸失眠、腸燥便秘等病癥。
4.酸棗仁: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溫,歸心、肝膽經,具有養心益肝、安神、斂汗的功效,一般用于血虛心悸、怔忡、體虛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咽干等病癥。
5.大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一般用于脾虛證、臟躁證、失眠證。
6.阿膠:阿膠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肺、止血的功效,一般用于血虛諸證、出血證、肺陰虛燥咳等病癥。
7.人參: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肺、脾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一般用于氣虛欲脫、脈微欲絕、脾氣不足、中氣下陷等病癥。
8.白術: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等功效,一般用于脾氣虛弱、脾虛積滯、脾虛飲停等病癥。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上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