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焦慮癥是比較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具體臨床表現根據抑郁焦慮癥的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精神萎靡型、悲觀失望型、情緒偏激型、閉鎖對抗型、生理障礙型、過分猜疑型等。
1、精神萎靡型:此類型的青少年抑郁表現為心情低落、興趣下降,甚至伴有過度焦躁、煩悶,沒有意愿學習和參加各種活動,同時還會感覺大腦反應遲鈍,跟不上學習的節(jié)奏,個人生活能力下降,沒有辦法完成學業(yè);
2、悲觀失望型:此類型的青少年內心充滿悲觀感、罪惡感、無價值感或者無助感。自我評價低,容易作出負面猜測,往往伴隨著持續(xù)的情緒悲傷、空虛和絕望;
3、情緒偏激型:此類型的青少年常表現為無刺激性緊張,整日坐臥不安處于恐懼狀態(tài)之中,有的則有易激動等情緒不穩(wěn)定表現;
4、閉鎖對抗型:此類型的青少年表現為不愿意與父母溝通,即使父母作出主觀努力,青少年也會作出冷漠的反應。部分還會表現為不離開自己的房間,或夜不歸宿、離家出走;
5、生理障礙型:此類型的青少年表現為睡眠障礙,入睡困難而且易醒多夢,常伴隨乏力、心悸、多汗等癥狀。部分表現為軀體機能假性障礙,常有惡心、頭痛、腹痛、腰背肢體疼痛、胸悶等緊張性疾病,但到醫(yī)院檢查并沒有發(fā)現生理疾病,主要由神經緊張引發(fā);
6、過分猜疑型:此類型的青少年還常表現為過分猜測,常以為同學在模仿、取笑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常常會表現為小心翼翼,說話低聲下氣。
對于抑郁焦慮癥嚴重的青少年,由于無法承受壓力,容易出現自殺的行為。因此,青少年抑郁焦慮癥需要及時就診,由專業(yè)醫(yī)生評估病情程度,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家長也需要多給予陪伴,多溝通、多幫助、少教育、少指責,并且要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動態(tài),以及有無自殺和攻擊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