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的本質是一種異常行為習慣,需要及時進行糾正,具體內容如下:
拖延癥其本質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異常行為習慣。通常多發于年輕人,嚴重的拖延癥可能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較大的消極影響,容易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自我否定、貶低等現象,易引發抑郁障礙、焦慮障礙等精神疾病。通常需要及時糾正拖延癥,可通過改變患者認知、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從而緩解病癥。

劉強 副主任醫師精神心理科
三級甲等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任何醫療行為請遵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