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撕裂可能是分娩過程、同房不當、外傷、局部病變、醫源性損傷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分娩過程:自然分娩時,胎兒頭部較大、胎位不正(如持續性枕后位、臀位等)或分娩過程過快、產力過強,胎兒娩出時會對會陰組織產生過度擴張與牽拉,超過會陰組織的彈性極限,導致會陰撕裂。尤其是初產婦,會陰組織相對緊致,更易發生撕裂。輕度撕裂僅累及會陰皮膚及黏膜,嚴重時可深達會陰肌層、肛門括約肌甚至直腸黏膜,引起劇烈疼痛、出血,影響產后恢復,可能需要縫合修復,產后需注意傷口清潔護理,預防感染,可使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保持局部清潔;涂抹紅霉素軟膏,預防感染。
2.同房不當:同房時動作過于粗暴、姿勢不當或缺乏足夠的潤滑,使會陰局部受到突然的強力摩擦與牽拉,易造成會陰撕裂。尤其是在女性陰道干澀(如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哺乳期等)或男性陰莖勃起硬度異常高時更易發生。撕裂程度輕重不一,患者會感到會陰部劇痛、出血。輕度撕裂可局部壓迫止血,保持清潔,涂抹碘伏消毒,近期避免同房;嚴重撕裂需及時就醫縫合,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頭孢氨芐膠囊,口服抗感染;配合維生素C顆粒,促進傷口愈合。
3.外傷:會陰部位遭受直接的外力撞擊,如車禍、跌倒時會陰撞到硬物等,或受到尖銳物體劃傷,均可導致會陰撕裂。受傷后會出現明顯疼痛、出血,傷口若處理不當易發生感染。需立即就醫,進行傷口清創縫合,根據傷口情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術后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預防感染;外用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傷口愈合,同時要注意休息,減少活動,避免傷口裂開。
4.局部病變:會陰部位存在某些病變,如尖銳濕疣、前庭大腺囊腫等,病變使會陰組織局部結構改變、脆性增加。在日?;顒印⑼炕蜻M行婦科檢查時,容易因輕微外力作用而發生撕裂。例如尖銳濕疣,疣體生長使會陰皮膚黏膜不平整,易受摩擦破損,撕裂后除疼痛、出血外,還可能導致疣體擴散、感染加重。治療需先針對原發疾病,尖銳濕疣可使用干擾素α2b凝膠,調節免疫,預防復發,待病變控制后再處理撕裂傷口,注意局部衛生,避免刺激。
5.醫源性損傷:在進行婦科檢查、陰道手術(如刮宮術、宮頸錐切術等)或分娩助產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如器械使用不當、用力過猛或未充分評估會陰條件等,可能造成會陰撕裂。這種損傷多可在術中及時發現并縫合處理,術后需密切觀察傷口愈合情況,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如甲硝唑片,抗厭氧菌;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廣譜抗菌;同時可使用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方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愈合。
使用上述藥物時一定要謹遵醫囑。日常護理方面,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避免穿過緊的內褲與褲子;同房時注意動作輕柔、做好前戲保證足夠潤滑;注意安全,避免會陰部遭受外傷;積極治療會陰部病變,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產后及術后按醫囑進行康復鍛煉,促進會陰功能恢復,增強局部組織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