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受潮的藥是否會中毒,主要看藥物的性質和遇水后的化學反應情況。通常情況下常見的藥物受潮后不會出現有毒物質,只會出現藥物效果的變化,即大部分藥物不會因為受潮而導致人中毒。
1、普通藥物:臨床上常見的普通藥物如羅紅霉素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等,遇水相對穩定。受潮后一般不會轉變為有毒有害的物質,故少量誤服受潮的藥也不會導致中毒,但臨床上是不建議服用的;
2、遇水變質的藥物:臨床上常見的維生素C片、維生素B片或者復合維生素片等藥物,遇水后會變色或出現氧化還原反應,從而轉變為其他物質。而這些物質的具體成分不能預知,其中可能包含有毒有害的成分,故這類受潮變色的藥物切記不可服用;
3、本身有一定毒性的藥物:這類藥物主要見于中藥類和部分西藥,如附子、雄黃、木通、草烏、南星等,以及西藥里的嗎啡片及化療藥物,如卡培他濱片、替吉奧膠囊等。這些藥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受潮后可能導致毒性增加或轉變為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故這類藥物一旦受潮,切記不可服用。
日常生活中的藥物十分繁多,通常不好辨別受潮后的藥物性質變化。故建議不論何種藥物,一旦受潮均不能再服用,以免導致不可預知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