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長了一個包很痛,可能是毛囊炎、癤腫、痤瘡結節、皮脂腺囊腫感染、接觸性皮炎合并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毛囊炎:主要因細菌感染毛囊所致,常見的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在毛囊內大量滋生繁殖,引發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反應,導致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的包塊,且疼痛較為明顯。治療時,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黏菌素B軟膏等抗生素藥膏抑制細菌生長,口服頭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炎癥較重,可聯合使用魚石脂軟膏促進炎癥局限和吸收。
2.癤腫:通常是多個相鄰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局部皮膚不清潔、搔抓及機體抵抗力低下可誘發。癤腫形成時,炎癥反應劇烈,表現為紅腫疼痛的較大包塊,中心可出現膿頭。早期未化膿階段,可外用20%魚石脂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口服阿莫西林膠囊抗感染。一旦化膿成熟,需切開排膿。
3.痤瘡結節:痤瘡丙酸桿菌在毛囊內過度增殖,刺激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導致皮脂排泄受阻,形成結節性損害并伴有炎癥,從而產生疼痛??赏庥冒⑦_帕林凝膠調節毛囊角化,過氧苯甲酰凝膠殺滅痤瘡丙酸桿菌,口服米諾環素膠囊抗感染、減輕炎癥。
4.皮脂腺囊腫感染:皮脂腺導管堵塞后,皮脂淤積形成囊腫,當囊腫破裂或因局部清潔不到位等原因,細菌侵入引發感染,出現疼痛、紅腫。先口服羅紅霉素膠囊、克拉霉素緩釋片抗感染,外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夫西地酸乳膏,待炎癥消退后可手術切除囊腫以防止復發。
5.接觸性皮炎合并感染:面部接觸某些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后,皮膚發生過敏反應,出現紅斑、丘疹等,若搔抓后繼發細菌感染,則會疼痛加劇。應避免接觸致敏原,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糖皮質激素藥膏如地奈德乳膏減輕炎癥,口服氯雷他定片抗過敏,若有感染可加用頭孢克洛膠囊抗感染。
使用上述藥物時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日常護理應保持面部皮膚清潔,避免用手擠壓、搔抓包塊,防止感染擴散。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暢,有助于皮膚的自我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