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的計算公式通常是60除以RR間期,心電圖上出現(xiàn)兩個相鄰R波的時間間隔稱為RR間期,即1個心動周期,用60除以1個心動周期時間就是心率的數(shù)值。
心率可隨性別、年齡、不同生理狀態(tài)和不同疾病而發(fā)生較大的變動,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的心率為60-100次/分,平均約75次/分。在一定范圍內,心率加快可使心輸出量增加,當心率增快但尚未超過一定限度時,盡管此時心室充盈時間有所縮短,但由于靜脈回心血量大部分在快速充盈期內進入心室,心室充盈量和搏出量不會明顯減少。
如果心率過快,超過160-180次/分,將使心室舒張期明顯縮短,心舒期充盈量明顯減少,搏出量也明顯減少,從而導致輸出量下降。而如果心率過慢,低于40次/分,將使心室舒張期過長,此時心室充盈早已接近最大限度,心輸出量也會減少。
此外,心率還會受到神經(jīng)和體液因素的調節(jié),交感神經(jīng)活動增強時心率加快,迷走神經(jīng)活動增強時心率減慢,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水平增高時心率也會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