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偏瘦通常和膳食營養不均衡、能量消耗過多、胃潰瘍等原因相關,患者可前往營養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等科室就診,便于盡早明確原因對應改善。
1、膳食營養攝入不均衡:BMI是國際統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標準,在18.5-24kg/m2之間屬于正常范圍,但若BMI低于18.5kg/m2,就為偏瘦?;颊咴谄綍r因挑食或節食,導致膳食營養攝入不均衡,使得體內脂肪合成不足,就可能引起BMI偏瘦的現象,建議患者平時注意飲食結構多樣化,保證營養均衡攝入。
2、能量消耗過多:長期從事體力勞動使得人體基礎代謝率增高,便可能導致能量消耗過多,在人體內能量不足后引起體重下降,就會有BMI偏瘦的現象,建議患者平時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3、胃潰瘍: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因素誘發胃潰瘍,會導致患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響,進而使得機體能量攝入不能滿足日常所需,也可能會出現BMI偏瘦的情況,建議患者平時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泮托拉唑鈉腸溶片、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藥物治療。
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胃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BMI偏瘦,因BMI偏瘦容易引起骨質疏松,還會對人體的免疫力造成影響,甚至會提高女性生育困難的概率,因此若BMI偏瘦是因疾病引起的,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配合醫生進行規范治療,避免出現更為嚴重的健康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