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育有規律性,一般寶寶從七個月開始咿呀學語,一歲時會有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可以明確說出爸爸或媽媽。在一歲半左右寶寶的單詞量會逐步增加,會說短語,也可以表達由動詞和名詞連接在一起的短語,兩歲時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若兩歲寶寶不說話,可能是生理性發育遲緩所致,也可能和家庭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有關。
一、家庭因素:1、缺少溝通:如果兩歲寶寶能夠理解,但表達能力欠佳。一般是因為語言發育過程中,家長沒有進行比較好的語言培訓,比如反復說蘋果,讓寶寶理解意思。是常見直接影響兩歲寶寶不說話的重要原因;
2、語言環境復雜:家庭中出現多種方言,兩歲寶寶處于語言發育階段,接觸語言過于混雜,不知如何表達,可能也會選擇不說話。
二、病理因素:1、聽力障礙:可以在家里進行試驗,在寶寶耳邊發出聲音,看是否有頭部的動作表現。如果沒有任何反應,考慮兩歲寶寶不說話是因為存在聽力問題,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診,針對聽力異常進行治療;
2、發音器官問題:如果兩歲寶寶發音器官存在問題,如舌系帶過短、聲帶畸形等,導致不能發出聲音,也會影響語言發育。需要到耳鼻喉科進一步檢查之后明確,針對具體病因治療;
3、腦功能發育異常:語言發育需要一定理解基礎,通過聽力和口語發音才能夠理解和表達。如果兩歲寶寶腦功能存在問題,如腦癱、腦缺血、缺氧性腦病、腦炎后遺癥等,都可能造成語言發育明顯延遲,出現不說話現象。需要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改善語言發育狀態。
三、心理因素:如果家長經常在家里吵架,或者對寶寶發脾氣,影響到寶寶的心理變化,發生自閉癥,造成寶寶恐懼說話、厭惡說話的心理,也會發生兩歲寶寶不說話。
四、生理性發育遲緩:若寶寶經檢查不存在上述異常情況,提示兩歲寶寶不說話屬于生理性的語言發育遲緩,是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建議家長增加與寶寶的交流,一般隨著年齡增加,會逐漸恢復。
兩歲寶寶不說話,應及時就醫,明確寶寶是否存在病理性改變,及早進行治療,避免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