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黃芪和熟黃芪的區別在于性味歸經、功效、適應病癥、制備方法以及服用方式。
1.性味歸經
生黃芪味甘、微溫,入肺、脾經;而熟黃芪則為生黃芪加蜜炙后,其味變甜且性質轉平緩,更易被身體接受。因此,兩者在性味歸經上存在一定差異。
2.功效
生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瘡排毒的功效;熟黃芪則側重于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制備過程中加入蜂蜜對藥性的調和作用所致。
3.適應病癥
生黃芪主要用于治療脾氣虛證、肺氣虛證等引起的自汗盜汗、久瀉脫肛等癥狀;熟黃芪則常用于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欲不振、體倦乏力等不適癥狀。
4.制備方法
生黃芪是將原藥材洗凈、潤透、切片或直接入煎劑使用;熟黃芪則是將生黃芪與適量蜂蜜共置鍋內,加蓋蒸約3小時至黃芪酥軟,取出曬干即可。
5.服用方式
生黃芪的服用方式相對多樣,比如煲湯、泡茶或者燉煮等。而熟黃芪的服用方式則相對固定。由于熟黃芪已經經過烘干等處理,其藥效更為顯著,因此其用法用量也更為明確,以煎湯服用的方式為主。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生黃芪和熟黃芪時應遵醫囑進行,避免自行濫用造成不良后果。同時,對于有藥物過敏史或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