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紅蛋白106g/L,一般與飲食不當、失血、服用藥物、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等情況有關,對此應通過日常護理或根據醫囑服用補鐵類藥物等方式進行處理。
1、飲食不當:兒童正常的血紅蛋白是120-140g/L,經過實驗室檢測后顯示為上述數值,說明輕微偏低。如果兒童日常存在挑食、偏食情況,導致鐵元素、葉酸等物質攝入不足,形成紅細胞的原料減少,繼而會引起此類現象,沒有其他不適感。注意飲食營養豐富,合理攝入奶類、肉類等食物后會逐漸好轉。
2、失血:如果不慎受到外傷,局部失血量相對較多,也可以引起血紅蛋白降低,還可能會伴隨患處疼痛、紅腫等現象。對此應對創面進行消毒,用無菌紗布進行加壓包扎。
3、服用藥物:如使用化療藥、抗癌藥等,該類藥物會阻礙骨髓造血,進而會引發上述情況,可能沒有其他明顯不良反應,停止用藥后會慢慢恢復正常。
4、缺鐵性貧血:與鐵元素消耗過多或利用障礙等因素有關,兒童明顯缺鐵,可以引起血紅蛋白水平異常降低,有時還會伴隨面色發白、頭暈、異食癖等反應,應聽從醫生建議服用富馬酸亞鐵顆粒、小兒硫酸亞鐵糖漿等藥物。
5、巨幼細胞性貧血:一般為缺乏葉酸、維生素B12等情況引起的,該類物質為造血原料之一,兒童發病時也可以出現上述癥狀,還可能會伴隨心慌、味覺消失、黃疸等現象,對此應配合醫生服用葉酸片、維生素B12片等藥物。
此外,也不排除與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疾病有關,家長需要帶此類兒童前往小兒血液科進行血生化、骨髓穿刺等檢測確定誘因。平時應多休息,避免過于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