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平時有慢性肝病,出現全身發黃一般是嚴重的表現。全身發黃表明出現黃疸,血中膽紅素含量明顯升高,肝細胞受損較重,有肝病加重的可能。
肝病全身發黃,說明已出現顯性黃疸,黃疸是由于血清中膽紅素升高導致皮膚、黏膜和眼鞏膜發黃的疾病。正常膽紅素值應小于17μmol/L,超過34.2μmol/L可肉眼看出黃疸,膽紅素值越高,黃疸越嚴重,全身發黃程度越明顯。膽紅素升高,患者還可出現尿色加深,呈橘紅色或陳茶色,糞便色轉淡,有皮膚瘙癢感等。一般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晚期病人大多有膽紅素高、長期肝細胞受損,或膽汁淤積,致膽紅素超過正常范圍,出現全身發黃的表現,癥狀較重。若不進行有效控制,可能會相繼出現各種并發癥,如肝腹水、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電解質紊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肝病全身發黃,多由于肝病加重導致出現黃疸,也有可能是梗阻性黃疸,如膽管結石、肝膽道腫瘤、胰腺或十二指腸占位壓迫膽管致膽汁排泄受阻引起,要結合相應的彩超或核磁等檢查排除。肝病患者一旦發現全身發黃,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積極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出現生命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