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手術后皮膚壞死會表現為如“臘肉”樣的壞死肌肉,創面壞死組織和膿性分泌物形成黑色包殼等,缺血是常見致病因素,需遵醫囑治療。
癥狀手術后皮膚壞死會表現為黑褐色,肉眼看上去如“臘肉”樣的壞死肌肉,創面壞死組織和膿性分泌物形成黑色包殼,有膿汁、惡臭,局部有疼痛或麻木。
手術后皮膚壞死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缺血是造成手術后皮膚壞死最常見的原因。傷口過大的張力及病人本身的因素,如糖尿病會損害微循環而影響血供。血腫和傷口裂開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如果不及時處理或措施失當就可能導致皮膚壞死。
治療手術后皮膚壞死患者應積極改善全身情況,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局部病灶可遵醫囑用過氧化氫等氧化劑沖洗、濕敷,必要時可采用高壓氧艙治療。同時局部還應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直至見到正常組織,清創期間合理應用抗生素。
[1]雷萬軍,鄧娟,蔣博.皮膚美容學基礎與應用[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9.542.
[2]胥少汀,葛寶豐,盧世壁主編.實用骨科學上第4版修訂本[M].**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380-1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