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輕微皮膚壞死可表現為皮膚顏色改變,可呈黑色、棕黑色等,同時可見壞死處腫脹或干燥,一般是因不可逆性的損傷、感染等因素造成。
癥狀輕微皮膚壞死可表現為壞死部位的皮膚顏色改變,通常可呈黑色、棕黑色、黑褐色等,壞死處可能會出現腫脹,表面皮膚較為干燥,皮溫降低、彈性減弱,并且會有黑痂形成,黑痂可破潰、流膿。
輕微皮膚壞死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輕微皮膚壞死是由于活體組織內的局部細胞、組織發生死亡造成,可因不可逆性的損傷直接造成,也可能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粥樣硬化、感染等疾病因素造成。
治療輕微皮膚壞死的治療,需要注意做好創口的護理,可進行清創治療,將皮膚表面的壞死組織清理干凈后,外用具有抗感染作用的藥物,如紅霉素軟膏、鹽酸環丙沙星乳膏等。還需要明確造成該癥狀的具體病因,如對于因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造成的輕微皮膚壞死,可以使用血管擴張藥物、改善血液循環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等進行治療,如阿司匹林、雙嘧達莫等。
[1]步宏,李一雷.病理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49-51.
[2]趙玉沛,陳孝平.外科學(上冊).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672-673.
[3]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科免疫系統疾病診療規范.第1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72.
